保险业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发布时间:2024-11-08 00:00:49 来源: sp20241108

原标题:保险业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保险业未来5年到10年左右的发展进行系统部署。《若干意见》强调,要提升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健全普惠保险体系。

发展养老第三支柱

养老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了2.97亿,占到总人口数的21.1%,全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巨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将“养老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要求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包括: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罗艳君表示:“保险公司提供的第三支柱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享受税收优惠的产品,也就是个人养老金产品。这项业务是从2022年在36个城市开始试点,每人每年可以在12000元的额度内税前列支,目前处在起步阶段。第二类产品是不涉及税收优惠的产品,包括年金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这些产品有些是保险公司的传统业务,有些是这两年开展的试点业务。”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保险业在养老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需求。罗艳君表示,“商业保险年金”是对保险公司开发的第三支柱产品的统称,目的是通过简单通俗的名称,增进人民群众对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其功能作用的了解,着力打造群众信赖的行业品牌。

保险公司各显所长,在养老金融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针对老年人的风险保障和资金管理需求,太平人寿持续丰富60岁及以上老年人保险产品,推出“太平超e保2020(孝心版)医疗保险”,聚焦老年人群的恶性肿瘤保障,首次投保年龄上限可至80周岁;多款年金保险和终身寿险产品可支持的投保年龄超过60周岁,为老年人群资产管理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中国人寿升级开发“国寿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4版)”,让养老年金领取年龄与法定退休年龄接轨,更好匹配各年龄段人群的养老保障需求。

为促进保险业与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中国平安聚焦居家养老,发力整合供应商资源、建立服务标准,其“保险+居家养老”产品服务体系已布局64个城市,上线602项服务。“居家养老最大的问题是服务质量、服务价格、服务标准参差不齐,没有统一行业标准。因此平安希望推动完善行业标准,整合更多服务方,为客户提供更有性价比的服务。”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坦言,这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仍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努力。去年10月,中国平安发布“平安居家养老康复护理联盟体”,推动建设居家养老康复护理标准;今年3月,发布“平安管家安全享老服务联盟体”,携手高校和供应商共同起草《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指南》。

“下一步,我们会抓紧出台配套政策,科学界定商保年金的内涵和外延,鼓励保险公司发挥精算技术、长期产品开发、长期资金管理等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服务。”罗艳君表示,在个人养老金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坚持普惠、便民的原则,开发适应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新产品和专属产品,特别是要提高投保的便利度。

守护人民健康福祉

近几年,为了适应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和“病有所依”的民生诉求,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发力,服务保障功能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一共有157家保险公司开展健康保险业务,其中既有财险公司,也有人身险公司,累计承保近8亿人次;保险业积累的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2.3万亿元,成为客户未来医疗健康的坚实储备和保障。过去5年,商业健康保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1.7万亿元的经济补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持续增长,健康险产品除了基本的保险支付功能之外,还应在健康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若干意见》提出,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丰富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形式,推动就医费用快速结算;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保障范围;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中国再保有关负责人认为,健康险的创新方向应结合市场需要,解决传统健康保险只保健康人群、客户体验不好、价值感知不足、对慢病人群和带病体人群的产品供给不充分等痛点问题,进一步扩展免赔保障、门诊购药保障等。同时,要加强慢病管理的研究和模式创新,打造保障和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特效创新药和创新疗法可及性差、费用高昂问题,中再寿险创新开发先进药械和百万医疗升级产品等产品线,以及市场首款保障乳腺癌乳房假体、首款保障心脑血管植入器械等几十款融合创新产品。此外,2020年以来,中再寿险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开展“三高共管”项目,提供“慢病管理+保险”解决方案,使当地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提升70%,血压达标率近60%,超过全国平均达标率54个百分点。

下一步,根据《若干意见》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部署,金融监管总局将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总体考虑是,进一步明确未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扩大服务人群、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罗艳君表示,要在服务人群上,围绕老年人、患病人群、新市民等群体的需求,开发适配的产品,让老百姓买得到、买得放心;在服务领域上,促进健康保险与健康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将更多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应用纳入保障范围,提升理赔服务品质;在服务方式上,逐步从事后理赔向事中事前增值服务转变,不断优化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让客户省心、省钱、省时。

罗艳君表示,将积极推进部门间沟通协作,在数据互联互通方面,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打通数据堵点和信息卡点,共同推进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联动赋能,让产品的定价更科学、更精准;在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方面,实现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让保险理赔更便捷;在财税政策方面,引导保险行业用足用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让健康保险惠及更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健全普惠保险体系

今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保险行业丰富普惠保险产品服务、提升普惠保险服务质效。近年来,保险公司在积极开展大病保险、惠民保、长期护理保险、防贫保等普惠保险项目,实现基础保险服务扩面提质。同时,努力扩大保险服务区域、领域和群体,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广泛、公平可得、保费合理、保障有效的保险服务。

在优化新业态、新市民等保险保障供给方面,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聚焦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职业风险较为突出的新业态从业人员,于去年完成了“国寿新业态综合意外伤害保险(A款)”等2款产品的开发,提供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意外住院津贴保障,并额外针对骑行意外、机动车意外、骨折和猝死提供保险保障。人保健康为快递骑手、家政保洁、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群体提供补充医疗、意外险等健康保险服务,覆盖新市民58万人。此外,保险公司与网约车平台合作,为数万名网约车司机提供长期商业养老保障。

在更好满足农民、城镇低收入者等群体保险需求方面,平安产险基于农业用工灵活、人员密集、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开发面向农业领域小微企业专属产品“农业零工保”,覆盖意外身故、医疗费用,因伤误工费用等责任,最大限度贴合农业用工环境,助力农业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已为2000余家采茶、水稻收割、水果采摘等农业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50亿元。中国人保持续完善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在全国建成三农营销服务部6500多个,三农保险服务站2.8万余个,三农保险服务点13.6万个,推动保险服务下沉,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中国人寿持续推广到村任职选调生保险,截至目前,累计承保100万人次,支付赔款超过5850万元,帮助了620多名因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生活困难的大学生村官和到村任职选调生。

金融监管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普惠保险发展的目标是,未来5年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基础保险服务提质扩面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保险服务可得性实现新提升,保险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防范化解保险风险取得新成效,普惠保险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普惠保险是普惠金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寿会积极主动地保障民生、服务社会,通过我们自身的优势和经营特点去增加业务触点,提升普惠保险的可及性、可负担性、保障属性,以及经营的可持续性,发挥好我们在发展普惠保险当中的主力军作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总精算师侯晋表示。

(责编:郝帅、杨迪)